发布时间:2020-06-17 00:00:001470
关注我们 | 为您带来职场最有价值、有温度的阅读
我身边有个朋友,今年36岁,我们都喊他老刘。
最近他在为找工作而犯愁,他的上一份工作月薪3500,没有绩效福利,也没有年终奖,整整干了三年。他对我诉苦“我这个年纪出来找工作真的太难了。”
上个月,老刘投递了几十家公司的岗位申请,其中只有8家对他发出了面试邀请,而这8家面试最终也全部折戟。
36岁的人出来找工作,真的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是的,职场上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潜规则“35岁现象”,你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明码标价”地标明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
01
35岁现象:被嫌弃的中年人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会被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
在这方面,大多数30多岁的中年人,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身体不比那些年轻人,你在单位工作10小时,你的身体就已经告诉你要注意保养了。而那些初入职场的愣头青,能连续工作17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
这个年龄段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也意味着很多的牵绊,也许你下了班就想着去接孩子放学,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那些刚毕业还不到30岁的人,他们的生活可以全部都是工作,他们有精力为了梦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潜力
有很多公司都是这样,愿意给新人涨薪1000,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涨500。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中年人是靠着经验在工作,可以挖掘的价值已经不大。而年轻人还有更多的潜力可挖,性价比要比老员工更高。
作为一个中年的职场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经验、资源。但现实情况是,往往那些工作了十年的人,只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然后只是把这些经验重复用了八九年而已,成长的空间简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人脉和资源更是少得可怜。
除非你去到一个公司时,自己就带着客户和资源过去,给公司带来实际的收益。否则,你还真就别指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下家。
还有最后一点是掌控力
在职场混久了,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老油条,肯定不会有刚进入社会的小年轻好掌握。企业给年轻人画大饼,年轻人会听得津津有味,干劲十足。而说给职场老人听就会在心里想,又骗我,我混多少年,去过多少公司,还能信你的邪?
所以,中年人想跳槽、换工作说实话,真的挺难的,因为这里边有太多的限制。
02
35岁前要做的4件事
如果你现在还没到35岁,那我只能恭喜你,因为这篇文章可能会拯救现在迷茫的你和你的职业生涯,让你豁然开朗。
为了能尽量避免35岁的危机,我们当下必须要做好下面这四件事。
别混日子,学一技之长傍身:就像我们经常开玩笑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一样。年轻时候如果在职场混日子,下场一般都会很惨。
如果到了30多还和毕业生一个工资,甚至还没人家挣得多,那就说明你没有为此付出应该付出的,那等到用这种方式来检验岂不是太晚了一些?
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经营属于自己有价值的人脉,至少拥有一项技能,免得日后出现变故的时候,连个后路和方向都没有。
多读书,看些实用的,别净看鸡汤:读书的重要性,大概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但是我要说的是,不管你怎么学,都一定要坚持,保持一个阅读的习惯。那我们都要看什么书呢?
励志的书要看,但要少看,看这些书主要是为了激励自己,赋予自己希望,让自己有前行下去的动力,因为别人的成功轨迹是无法复制的。
实用的书要多看,比如一些专业技能的书籍,或者为人处事的一些方法。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提升自我和社交中的谈资。
多加锻炼,为了健康的体魄:成年人的身体总是在走下坡路的,25岁左右你就会感受到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我们锻炼是为了让身体在报废的下坡路中刹一刹车。
年轻时,我们可以拼命工作,但毕竟年轻的日子就那么些,我们要为以后的健康着想,多加锻炼最实际的好处还有可以少去医院,又花钱又遭罪对吗?
挣钱,积累资金,理财投资: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应该羞于谈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我认为一点毛病也没有。
年轻的时候,还是功利一点的好,如果有你在一家公司既挣不到钱,又学不到东西,还得不到有用的资源和人脉,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留恋,果断转身离开会比较好。
在35岁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地去积攒资金,以备有变故时急需,试着去理财,不要让钱闲着。不要在年轻时候试图偷懒,多去接触些新鲜事物,做个斜杠青年,既能赚钱,又能摸索出新的道路,要让你所走的每一步都别有深意。
写在最后
35岁,不是人生的起点,更不是人生的终点,虽然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呢?趁着年轻多做些准备,别等到到时候再手忙脚乱,痛哭流涕。
你所努力的事情最终会为你解释你所为此付出的意义。加油吧,年轻人,希望人到中年时,我们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青谷软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