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每天一下班就跑路的人,比我先升职了”

发布时间:2020-05-06 00:00:002263

路奇最近的心态很崩。


因为和他同期进入公司的小以已经连升了几级,可是明明不论是在学历上还是工作经验上,小以样样都不如自己,而且在公司的这些时间,自己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得到,公司要求996,他恨不得007。


但看看小以,几乎只要到下班点,他就第一个走人。不仅如此,下班后他还会去参加各种兴趣班,美其名曰是培养兴趣,但在路奇看来,他就是在瞎折腾。


但就是在路奇眼中的“瞎折腾”,却给他带来了实质性的提升,而坚守在公岗位上表面功夫做足了的路奇,除了半年前的一次小晋升,之后便再无动静。


究其背后的原因,“怀才不遇”是一种,但更多的却是低效率带来的自我麻痹和欺骗,职场上的生存法则很残酷,不进则退。


那些不把时间留给自我升级迭代的职场人

都在面临些什么?


1、越加班时间越不够用,越努力越费劲


杰哥在国企任职会计,在企业被并购前他的工作十分轻松,让他养成了有事慢慢做,安于现状的工作态度。


可随着改制,他的工作量陡增,从前很少使用现代办公软件的他,只能靠着手动输入来计算,理不完的账让杰哥备受痛苦,此时的他,想去学习,但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目,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陷入低效率的加班无法自拔。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在工作当中。


那些有远见、学习能力强的职场人,早已开始利用高科技为自己“减负”,高效工作。而那些固步自封,总是慢半拍的职场人,最终只能与“捷径”擦肩而过。


2、早早迎来“中年危机”,淘汰出局


作为程序员,叶子对于35岁的这道坎,早早就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带着迟早要“被退休”的想法,在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只是机械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随着大家一起加班加点。


他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让他最终没能逃离末位淘汰的严苛,才将将32岁,便被公司淘汰出局,进入了“中年危机”。


在职场上,中年危机从来都不是不愿学习的理由和借口,身在职场,面对激励的竞争,要时刻保持一颗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心态,才是缓解“中年危机”真正的的上上之举。


怎样才是自我提升的正确打开方式?


1、制定针对性的技能提升计划


对职场人来说,只是一味空喊着“学习提升”的口号,其实毫无作用。人天生的惰性,导致不喜欢思考,如果不及时举起“功利性学习”的大旗,那想要解决问题将遥遥无期。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何为功利性学习?其实功利性学习就是从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知识学习,是那种立马投入使用就能看见产出的学习,才是能真正推动职场人去学习。


比如为了进行宣传活动,做出好看的海报,去学习Photoshop的图片处理技术;为了工作汇报能生成好看的图表,跟着视频操作Excel的隐藏技能;甚至为了能给自己节约时间,还可以从更好用的python学起。


最关键的是,一定切忌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学习境地,因为毫无功利性和目标性可言的学习,很容易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形,找到我们应该学习的“痛点”,再坚持深耕,才是正确的流程,切不可本末倒置。


2、提升时间管理要从准时下班做起


前日本麦肯锡自身合伙人山梨广一提出:想要把事情做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准时下班。


麦肯锡的前辈们教给山梨广一的第一课,就是“强制决定截止时间,”无论有多少工作,“强制决定截止时间”后,在脑海中就会自动形成一个念头,从“今天要完成这些工作”到“必须要在今天六点下班前完成所有工作”,这样的念头可以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办法去完成目标,打破惯性的做事方式和思维,从而真正摆脱低效率努力。


3、塑造可迁移能力,举一反三


可迁移能力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岗位或一个项目中所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的岗位或项目上,并且可以拿来自如运用。


这种可迁移能力的塑造,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定期地反思自己之前的经历、经验,将这些融汇起来构建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框架体系,为将来遇到同质化情境做基础铺垫;


其次,还要多运用。针对那些自己比较擅长的技能,要让其能够在各种情境中自如运用,达到信手捏来的效果。而那些自己不太擅长的技能,或者是自己的那些短板,也可以在运用的过程中,达到升级提升。


最后,就是要多反思、多优化。针对每一个情境,在积累和运用后,要积极去思考其中的不足和可优化之处,当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或者相同的境地时,再做升级和调整。


为人不可安于现状,为人不可不思进取。


在激烈的职场大环境中,唯有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升级迭代提升自我,才能在湍急的职场大浪潮中,逆流而上。


本期话题:

#你会强制自己不去加班吗?#



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并发表己见,火速留言,等你来撩~

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转发,让更多职场人一起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