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造成人心浮动怎么办?教你对症下药!

发布时间:2020-04-03 00:00:004222

小谷说:高考延期,对于全国的学生、老师、家长来说都是一场考验。于老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平稳过渡,将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小谷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建议,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很多变数,其中对于企业、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

2020年3月31日,对于本届高考生来说可谓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教育部发布重磅消息:全国高考时间延期一个月(北京、湖北待定)。

一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家欢喜几家愁。事情发展就是这样,无法变动,我们要考虑的是,面对这一状况,作为老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指导本届的高考生进行复习与调整。


01

首先我们可以预测一下,高考延期这件事情对于高考学生及家长来说大部分是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究竟肯定的声音多还是反对的声音更多呢?

小谷为此做了一项调研,针对111名高考考生或家长提出了问卷调查,在这些问卷当中,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对高考延期持肯定态度的有56.76%,持否定态度的有26.13%,剩下的17.12%表示无所谓(见图1)。



(图1)

通过对这一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此次全球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的学生、家长还是希望高考能延期,以便能做出更为周到的准备。

那我们现在对这些数据调研的过程中,就要关心和了解一下这些对高考延期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或家长的担忧在哪里,他们认为高考延期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挑战呢?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知,大多数不看好高考延期的学生及家长,主要是考虑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战线拉长容易导致考生心态崩溃

二是学生自主在家学习效率会偏低



(反对原因统计反馈)


02

我们既然已经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和顾虑,那么作为老师,就要求我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下这三种情况更值得我们注意:


心态崩溃

首先,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做到的是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

要知道,大多数在现阶段会感觉到压力山大、疲惫不堪的学生往往是在家庭关系复习节奏的把控上存在问题。

这类的学生一般会在高考复习的几个月,尤其是在家复习的这段时间常常会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这种压力也许是期许,也许是指责,不管是哪一种,往往都会导致学生的家庭关系比较紧张。

甚至有些时候这些学生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考试。如果学生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在进行考前复习的话,他们当然不愿意延期一个月。

这时,作为老师,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家长,要求他们能够做到对孩子的艰辛付出持肯定态度,同时不要把“孩子高考”当成唯一关注的事情,适当地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与其焦虑、无所适从,还不如切切实实地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帮助孩子进行志愿筛选,根据孩子的模拟考和平时测试的排名对焦学校。

这样,家长既能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也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做些更为必要的事情。


复习节奏

这些学生每天都在拼命复习,处于饱和的状态,他们仅仅是靠着“马上就要高考了”这样信念来支撑着自己,所以,突然说要延期,他们自然无法忍受。

针对这一类学生,老师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对学习节奏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

(1)盘点每日学习内容,找出可压缩、省略的那些内容和环节。

(2)盘点知识薄弱点,制订以周为单位的合理学习计划

(3)要劳逸结合,找到备考期缓解情绪的休闲方式。

(4)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当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内容都拆解到“增加的一个月”时,他们就会发现确实自己还是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还有许多知识漏洞需要弥补,必然会选择收拾好心情、理性去面对。


兴奋异常

对于听到延期消息后表现“兴奋异常”的学生,我们也要注意。

这些学生往往都是“还有很多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增加一个月,他们会感觉“在时间上宽裕了不少”,进而陷入了那种“我不着急”的拖延症怪圈。

这时我们要做到的是让他们意识到一个月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要督促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严格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将这些延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提升自己“战斗力”的绝佳时机。


高考延期这件事对于每一个裹挟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于学生,高强度的训练是挑战;

对于家长,稳定焦虑的情绪是挑战;

对于老师,尽快调整教学节奏,转变教学策略是挑战。

只有三方形成合力,理性面对、积极应对,才能让学生在延期期间更好地武装自己,充满信心地走向最后的“战场”。

各位老师,稳住,我们能赢!

静待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