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崭新的时代,如何发展大格局下的企业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30 10:42:321901


只有回顾过去,认知现在,洞察未来,才能峰回路转,涅槃重生。


这是一个发展动能全面转换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人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产业集群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组织形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全面融合,将引领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意味着当前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转变,企业经营的业务领域、竞争战略、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只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摆脱经营困境,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也是一个技术、产品和模式快速迭代的时代。伴随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战略的全面推进,技术、产品、模式都在加速迭代。例如当前新能源技术迭代周期为2~3年,汽车迭代周期为2~3年,手机迭代周期为1年,社交电商平台迭代周期是3~6个月,互联网产品迭代周期则是2周~3周;00后对电脑数码产品的换新周期为1年。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强大市场洞察力和产品研发能力,随需而变。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及管理方式,促进了供需精准匹配和数据联通,激发了众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这意味着传统的业务模式可能会遭到颠覆性的改变,也意味着更多弯道超车的发展契机。要么固步自封被淘汰,要么学习创新赢未来。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第一,心态归零,重新定位。无论企业以前多么成功,都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预见未来。企业要勇于抛弃已经过时的思想观念、成功经验和盈利模式,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开阔眼界,调整业务方向,选好细分赛道,设计商业模式,制定经营思路。


第二,把握本质,勇于创新。要挖掘企业资源潜力,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的本质,识别用户的痛点和兴奋点,敢于运用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跨界融合,快速迭代,持续满足用户最本质、最深层次的需求,让用户得到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体验。


第三,构建产业生态,创造集群优势。如果你是一家龙头企业,就要主动联合科研院所、大中小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立上中下游协作、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数据链和金融链,形成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创造高效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同样,如果你是一家中小企业,最好也要融入到龙头企业构建的产业集群当中,取得外部协作优势。


第四,组织变革,重塑专业团队。战略定了,团队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都需要专业能力匹配的团队,以及与业务运作特点相适应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同时也要采取符合Z世代员工个性和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组织更具效率和创造力。


第五,以人为本,打造人文社区。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如何吸引人、留住人、激发人,关系着战略转型的成败。手段有三种:经济、生活和社交。经济手段就是采取当期和中长期的激励措施,提供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生活手段就是为员工提供时尚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健康等生活空间,增强员工幸福感;社交手段就是引导建立各类社群组织,如企业家群落、创客群落、专业群落和兴趣群落,组织各类社群活动,促进企业之间、员工之间深度交流、学习与合作,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