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0 17:32:026847
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下属必须持续保持着进步和发展的状态,而这则需要领导者将下属的利益和幸福放在心间,本着善意和关爱之心进行指导和培养。企业理念能不能得到正确运用,完全取决于企业的领导人是否是“以爱为根基反映民意的领导者”,这主要应以五项资质来考察。
具备使命感
创办企业之初,要提出团队能够共同拥有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企业目的,并将它作为企业的“使命”,让自己“具备使命感”,并让这种使命感为整个团队所共有。
明确地描述目标并实现目标
在设定目标时,领导人要找出一个在全体成员都能接受范围内的最高的具体数字,把它作为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分解,让团队全体成员都把它当成自己的目标,大家共同拥有这个目标。提出过高的目标,大家就会觉得不可能完成,就不会真挚地付出努力。
相反,提出的目标过低,很容易就能达成,大家又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因而会漠视这样的目标。因此,不仅要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这样,自然就能看清每一天的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能认清每个月以及每一天的目标,并切实完成这些目标,那么整个团队的年度目标也就能够达成。
这样做,每一位成员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照这一目标,现在自己进展到什么程度”。如果进度落后,自己就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为实现目标作出具体方法指导。领导人要让大家相信目标一定能实现,领导者自己对事业的思考,自己有关达成目标的想法,都要满腔热情地向部下们说,倾注心血,谆谆相告,直到每一位成员都激情燃烧。
领导人揭示的目标越高越困难,就越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领导人诉说事业的意义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会将部下的士气提升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才能更好地集聚全员的力量。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目标都可能达成,成功就可能唾手而得。
领导人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已经设定的高目标。在企业经营中,预料之外的课题和障碍会接踵而来。这时候,如果缺乏坚强的意志,就会以些许的环境变化为借口,很随意地放弃应该达成的目标。
作为领导人,是不是“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至让部下觉得“我们的头头那么拼命干,我也得助他一臂之力啊!”
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动、技术革新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领导人缺乏独创性,缺乏挑战精神,不能把创造和挑战的精神贯彻到企业中去,那么企业的进步发展是难以指望的。也就是说,领导人要不断进行变革和创造。
领导人要不断挑战新的创造性的事物。为实现理想亲自站在第一线积极挑战,领导人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就是“相信人的无限的可能性”。自己持有的能力,不是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把握,从现在开始,经历磨炼,这种能力会无限进步。
要相信“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仅仅根据自己现在的能力,判断“能”还是“不能”,就做不成任何新的事情。从现实看,哪怕被认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高目标,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实现它,先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了实现它,天天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
挑战新事物必须有勇有谋。挑战的进程非常重要,作为领导人,按照“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的程序,在创造性的领域内推进工作。稻盛和夫认为,挑战新事物,并要获得成功,首先需要乐观地思考,这一点很重要。
在成就新事业的过程中,可以预料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在构想的阶段,必须抱着梦想和希望,相信事情“能成”,否则就不会产生挑战的勇气。在推进新事业的时候,往往会发生预料之外的障碍。
这时,悲观失望,就无法把工作向前推进。不管发生何种问题,坚信一定能够解决,倾注热情,一味向前,坚决推进计划,这种乐观型的人才,在实行阶段,非常需要。不断向新事物发起挑战,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
为此,就像刚才所讲,在构想阶段,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总之要乐观;在制订计划时要彻底地冷静,就是采取悲观态度;而在实行阶段,又要乐观,相信事情一定成功。必须有这样一个程序,而统率这一过程的就是领导人。
获取众人的信任和尊敬
领导人最重要的资质是,具备时时深入思考事物本质的厚重的性格。然而在现代,只具备聪明才辩资质即被选为领导人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他们却未必能赢得部下和客户的信任和尊敬,未必能成为真正的领导人。
而一个企业要健康地成长发展,拥有具备深沉厚重资质、能得到众人信任和尊敬的领导人必不可缺。这类领导人一要做到“公正”。“爱己者,不善之最也。修业无果,事业不成,过而不改,功而生骄,皆因爱己起,故决不可爱己偏私也。”因而,领导人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夹杂私心的利己主义者当领导人最不称职。
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领导人的行为,不仅会极大地降低现场的士气,而且会让整个组织道德堕落。领导人应该率先作出自我牺牲。没有勇气接受让自己吃亏的人没有资格充当领导人。二要具有“勇气”。
领导人即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也未必能让所有的人全都赞同,因这种判断而蒙受损害的人会唱反调。这种情况下,领导人要不畏惧任何困难,将正确的判断付诸实行,就必须具备真正的“勇气”。领导人缺乏勇气,不敢正视严峻的现实,妥协退让,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部下一眼就能看穿,这是不可容忍的。
领导人必须具备克服一切困难障碍、把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的“勇气”和“信念”,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大步迈进。三要具有“谦虚”的品格魅力。傲慢的领导人可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他的成功绝不可能长期持续。有能力、有业绩、优秀的领导人更应该将“谦虚”这项资质学到手。
人往往一旦获得成功,就会过分相信自己,认为成功是由于自己能力强,因而傲慢起来,以至忘记了应该感谢周围的人,放松了努力。四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稻盛和夫认为,领导人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在团队内营造开朗的气氛,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旦从事经营,困难的课题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但是局面越是艰难,越是不能失去梦想和希望。一方面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苦干”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是“不管怎样,自己的未来一定光明灿烂”的必胜信念。人生中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非常重要,领导人向部下灌输这些正面的思想,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一心一意地努力,必然会获得回报。不管现在处于何种逆境,自己的将来一定充满光明。
抱有关爱之心
领导人既要必须发挥出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又要持有一颗对别人充满关爱的善良之心。祈愿部下及其家族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祈愿交易商、客户、地区社会、自己周围所有的人生活幸福。抱着这种深沉的爱去工作、去做事业,就能得到周围人们的协助甚至获得天助,事业一定能顺利进展。
换句话说,领导人归根结底要在心中怀有大爱、深爱,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经营企业决不能依靠强权,不能让部下恐惧畏缩。就是说,领导人决不能只考虑自己,决不能充当“利己的独裁者”,什么事情都凭自己的好恶做决定。
这种独裁专断的领导方式必然招致集团内部的恐惧和疑惑、憎恶和反感,最终导致集团的崩溃。但是,如果领导人一味迁就部下的意见,容忍个人贪图轻松安逸的倾向,那么集团的纪律就会松弛,陷于功能不全的泥沼。
员工与企业家不一心,员工流失率高,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在他们看来,通过学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企业家和员工都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劳动观,员工的离职率明显下降。
总之,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领导人应该抱有一颗温暖的关爱之心,要了解团队人员的想法,努力将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同一方向上来。这样才能把团队引向既定的目的地,这就是对领导人的要求。